防控疫情至今,在医疗手术、诊治、体温检测、配送、消毒杀菌等众多场景中,我们看到机器人有效的代替相关人员进行作业,从而减少或降低了很多不必要的风险,此类投身一线的服务机器人尤为引人注目,人们对机器人的应用认知有了进一步提升。
根据统计,随着疫情爆发,武汉16家医院已经陆续上线了数十台移动机器人,其中包括物资配送、消毒、巡检、送餐等工作。
3月5日上午,一台身上贴有“医疗专用”的白色机器人在雷神山医院上岗。该机器人可以搭载消毒箱对医院进行雾化消毒,每分钟可覆盖消杀面积120平方米,可以替代4个专业消杀人员的工作,并且可以达到手术室消毒级别标准。一次充电可以8小时连续工作。这台机器人还被用来为医护人员送药。
据介绍,该医疗机器人是一家深圳企业为雷神山医院量身定制的。此前,由武汉大学国家多媒体软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测绘遥感信息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联合研发的首台医疗服务机器人小珈到达武汉雷神山医院,开始上岗工作。
这台医疗服务机器人主要用于医院物资的智能配送,承担递送化验单、送药、送餐进隔离区以及回收被服和医疗垃圾等工作。机器人不但能够提高病区消杀、配送等工作的效率,还可以降低工作人员长时间在病区工作而导致交叉感染风险,节约防护服等医疗紧缺物资的消耗,节省医护人员时间成本。
